【2009/03/21 鶯歌三峽半日遊】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GIGI很久沒Post文章了,沒辦法,因為這陣子工作實在太忙了加上某些因素,所以假日幾乎就累到不想出門啦,這個行程是先前Zero曾向我說過要帶她去那裡逛逛,只是後來因為某些因素都沒有行動,趁著今天天氣不錯,Zero就將相機給打包,除了上回弟弟訂婚之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帶單眼相機出門遊玩,Zero上網印張地圖,我們就出發囉!!
SCHEDULE
ZERO's Home(PM 12:00) → 鶯歌老街 → 鶯歌陶瓷博物館 → 三峽老街 → ZERO's Home(PM 06:00)
花了45分鐘,終於騎到了鶯歌老街。(多花的15分鐘是在路上買五十嵐的冰淇淋紅茶跟在鶯歌老街附近走錯路耗掉的。)
蒲公英
突然瞄到的廢棄蒸氣火車,就和Zero走過來拍幾張照片,反正今天就是出來玩和拍照的。
老街上的人還真是多呀。
這排應該不是舊建築吧,感覺像是新建的。
這一排就有一點老街的FU了。
在某店家前的蘭花,開的真是漂亮,也是要給它多拍幾張。
興致一來就一直給它拍下去,一定要拍到欲罷不能。
這就是鶯歌鎮的吉祥物 : 「鶯哥」
鶯歌鎮舊時稱為「鶯歌石莊」,鎮名源自於鎮北山脈屹立一塊鶯狀石而得名。臺北縣鶯歌鎮志有如下的記載:「本鎮在清朝光緒年間名為鶯歌石莊,因北面山脈斜坡翠嵐屹立一大岩石,其形似鶯,古稱鶯哥石,清代改稱鶯歌石」。台灣光復後正式命名為鶯歌鎮。
準備要離開老街時,看到這個花瓶好漂亮,就停下來拍張照片吧。
如果鶯歌有酒廠的話,我想應該更符合「陶醉鶯歌」這四個字吧。
離開老街後,往我們今天的第二站出發,騎車約五分鐘,來到了「鶯歌陶瓷博物館」。
若不是在網路上看到有下述這項活動,我想我們只會想在外面拍照,而不進去參觀吧,畢竟門票要100/人。
藝遊博物館,發票做慈善 : 台北縣政府特別規劃「藝遊博物館、發票做慈善」活動,自即日起至2009年5月31日止,憑乙張當月份任何消費金額發票或收據(需蓋有免用統一發票章),即能夠享有免費參觀台北縣博物館乙次優惠,包含了鶯歌陶瓷博物館、淡水古蹟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黃金博物館、板橋林家花園。
先在周圍拍些照片。
這個角度拍起來好像監獄。
不知道這是啥東西,只是看到東西就拍。
裡頭居然也擺了一盆蘭花。
後來又在裡頭逛了一下,覺得裡頭其實沒什麼,加上已經三點多了,所以就離開,出發去三峽老街囉。
快到老街前轉錯彎,結果跑到另外一頭,結果無意間找到了三峽賣牛角麵包的始祖,亂給它了不起的,排隊買牛角麵包的人排了約50~60M,而且還一直增加,如果現在排隊買,也許要排上一個小時吧,所以決定要回家時再買。
終於來到了三峽老街,不對,是「三角湧老街」才對。
往老街望去,頓時傻眼,這人潮硬是比鶯歌老街多了好幾倍。
逛到了祖師廟這邊來休息一下,順便買飲料喝。
休息完繼續逛老街,居然連牛角麵包都要搭海角七號的熱潮,不過是「牛角七號」。
這間店家的吉祥物嗎?
電視報導過無數次的肥皂,遠看還真的不像是肥皂,倒像是豆腐。
這是拖把嗎?其實是大毛筆啦!
阿福伯四季養生藥膳,這是間有名氣的店,只是剛剛喝飲料喝飽了,所以就謝謝再見了,門口的公仔很可愛吧!
猜猜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這意思啦。
逛完老街,跑去「康喜軒」排隊買牛角麵包,Zero因為擔心車子(因為是隨便停在路邊,好孩子千萬別學唷!!),所以跑去看一下,然後逛到歷史文物館這來。
三峽歷史文物館在日據時代是鄉公所的行政辦公機關,在當時可以說是三峽無出其右的堂皇建築。它的位置是座落於三峽國小旁,祖師廟的後方,李樹梅美術館也在這附近,因此這裡成為三峽最重要的文化與觀光據點。
三峽歷史文物館佔地約70坪,民國七十五年後,因為新鎮公所落成,故此才被規劃成歷史文物館。
可惜只開放到PM 05:00,現在已經PM 04:40了,等GIGI買完麵包,我想也關門了,所以Zero就沒進去逛了。
走回康喜軒,GIGI還在排隊耶,趁這空檔,Zero四處再多拍些照片。
這就是我們買的牛角麵包,看起來真的好好吃唷,真的很香哦,害我口水不小心流了一地。
後來又跑去買了一包蝦餅,然後就回家了,到家時間PM 06:00,剛好6個小時,但是卻一個逛到腳軟(因為我今天穿的不是球鞋),一個拍照拍到手酸[Zero](D80雖然不是很重,但拿久了就會越來越重),果然單眼拍起來有差哦,GIGI和Zero都在練習中。
Read More